top of page

學樂器增強認知、閱讀力!爸媽快準備!


今次我們探討胎兒聽音樂的課題,究竟什麼時候給寶寶聽音樂合適呢?聽哪些音樂好呢?

聽力、認知、語言、空間感更好

過去20年,有大量研究指出從小學習樂器有助小朋友的認知及身體機能發展。相比起從沒接受樂器訓練的小朋友,有學樂器的擁有較好的聽力、肌肉控制能力、閱讀能力、空間感、語言能力及語言記憶。

加強神經細胞連繫 提升各項能力

學習樂器可改變腦部的結構及加強神經細胞的連繫。研究人員把有學音樂和沒有學音樂的人士進行比較,發現前者的腦部某些部分的體積都比較大,包括:

  1. 負責聽覺的部分;

  2. 負責語言的部分;

  3. 負責空間定位的部分;

  4. 負責運動協調、情感、感知和語言的部分。(見下圖)

當我們演奏樂器或唱歌時,更會啟動腦部不同的部分,而學習不同樂器都會對腦部結構產生不同的影響,加強神經細胞的連繫,逐漸提升不同能力,例如:

樂器相關能力

歌唱語言學習、口部肌肉、呼吸控制

鋼琴手部協調、手眼協調、小肌肉控制、空間感

小號(喇叭)口部肌肉、呼吸控制、小肌肉控制、手口協調

5歲上正規樂器班 進步較快

既然學樂器有這麼多益處,孩子是不是愈早學愈好?在音樂治療的研究中,暫時未有研究確實指出哪個年齡最適合開始正規樂器課。 據筆者教授鋼琴的經驗,很少3歲小朋友能開始正規樂器課,主要原因是他們未能分辨音樂符號;思想未足以理解老師的指示;專注力和力度均不足。4歲學童可嘗試學習樂器,但一般來說5歲的孩童會較為理想,因為5歲開始一般專注力較高,手指的控制和力度較強,理解力也較好,較能理解老師的指示,進步速度亦較快和顯著。

簡單敲擊樂 為學音樂鋪路

在孩子未預備好接受正規的音樂訓練之前,家長可以多與他們多唱歌和聽音樂,或玩簡單的打擊樂器,如搖鈴和沙槌等,提升孩子對音樂的興趣之餘,亦可給予他們聽覺上的感官刺激,為日後學習音樂作好準備。 總的來說,從音樂治療的角度分析,接觸音樂,如唱歌、聽音樂、玩樂器等對任何年齡的人士,包括未出生的嬰孩、兒童、成人和長者都日有正面的影響。家長不妨與小朋友多唱歌和多玩樂器吧!

參考資料:

Gottfried, S. (2015). Musicians and music making as a model for the study of brain plasticity.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, 217, 37-55.

小貼士:胎兒在媽媽體內18周開始聽到聲音,大家不妨多跟BB唱歌,建立親子關係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